聖巴多羅買大屠殺(法語: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élemy),又稱聖巴多羅買之夜、聖巴多羅買節大屠殺,發生於1572年法國宗教戰爭期間,由宮廷內部針對新教結盟宗(又稱雨格諾派、胡格諾派,法國加爾文歸正主義新教徒)領導人物的刺殺行動引發,之後發生天主教徒針對結盟宗的暴動。傳統上認為此事件是由查理九世的母后凱瑟琳·德·美第奇煽動。屠殺發生於國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德·瓦盧瓦與新教徒亨利·波旁(未來的亨利四世)婚禮的五天之後。這場婚姻被視為是眾多最有權勢、最富有的結盟宗人物在以天主教徒為多數的巴黎集中的信號。

屠殺發生於1572年8月23日晚間(聖巴多羅買紀念日8月24日前夜),結盟宗軍事和政治領袖加斯帕爾·德科利尼遭刺殺未遂後的第二天。國王下達了殺害多數結盟宗信徒領導人的命令(包括德科利尼),隨後,對於結盟宗信徒的屠殺,蔓延開來,屠殺持續了數週,擴散至鄉間和其他城鎮。現在估計死亡數目的範圍十分寬泛,大約從一萬人至七萬人之間不等。

這場大屠殺也標誌著法國宗教戰爭的轉折點。結盟宗的政治運動因為損失了許多貴族領袖而躑躅不前,並且許多原先溫和派分子轉而變得激進。它是“數個世紀中最可怕的宗教屠殺”。從此,整個歐洲的新教徒都或多或少得因此事件印下了對天主教的敵意。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