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幾內亞鳳仙的學名為 Impatiens hawkerii Bull,英名為 New Guinea Impatiens,別名五彩鳳仙,原產於新幾內亞。不過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新幾內亞鳳仙,是 1971 年由美國農業部釋出在新幾內亞採集的 12 個不同外形的生態種,再加上其他的品種,經過育種家不斷的育種與改良,才有現在美麗多變的面貌。新幾內亞鳳仙的葉為卵狀披針形,先端銳至尾尖,葉緣有淺鋸齒,有明顯的葉脈,葉色有綠、深綠、綠黃相間不等,莖草質多汁,花由五片心型花瓣組成,具有花距的特徵,花色豐富,有單色或雙色等,株高 25-35 公分。新幾內亞鳳仙可利用種子及扦插來繁殖。

用種子繁殖時,在播種後薄覆一層蛭石,保持濕度,發芽適溫 22-26℃,約在 6-8 天後發芽,5-6 週後便可進行移植。

扦插時,插穗的選擇會影響將來株型的飽滿度。選取未帶花芽的插穗,可以產生較多的側芽,將來株型的飽滿度較好;帶花芽的插穗雖然可以較早開花,但是側芽數少,株型較差。扦插的場所要遮蔭 80%,溫度不要低於 20℃,利用噴霧來維持溼度,10-12 天後發根,3-4 週後就可移植。扦插期間要根據實際的環境情況來調整噴霧的頻率,過濕會發生莖腐病,過於乾燥插穗會失水萎凋。在插穗的生產過程中,由薊馬所傳播的毒素病,常會造成大面積感染,因此在專業生產的母本園中應注意隔離保護措施,ㄧ發現病株應立即清除並噴藥防治害蟲。

更多信息: kmweb.co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