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年的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1812年戰爭,又稱為第二次獨立戰爭,是美國與英國之間發生於1812至1815年的戰爭。是美國獨立後第一次對外戰爭。美國正式向英國宣戰,但是英國軍隊的50%兵員是加拿大的民兵。同時,美洲原住民部落由於種種原因也捲入了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英美之間的主權之爭並未停止。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人口稀少,防禦鬆懈。美國欲向北擴張,並且期待加拿大居民將美國軍隊視為解放者。 1812年,歐洲大陸的戰爭進入了白熱化。法國人佔據了陸地,英國人控制了海洋,雙方鬥個你死我活不死不休。英國因此頒布敕令要求美國所有船隻都必須在英國卸下貨物,禁止美國和歐洲大陸貿易。蠻橫霸道的英國人還屢屢在公海上搜查美國商船強徵美國海員入伍。作為回應,拿破崙在米蘭也頒布法令稱美國船隻膽敢服從英國的命令就會成為法國的合法追捕目標。 1807年美國杰斐遜總統被迫頒布禁運法禁止任何美國船隻載運貨物到外國港口。
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 1812至1813年,美國攻擊英國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 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國在歐洲擊敗拿破崙,將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戰場。英國占領美國的緬因州,並且一度攻占美國首都華盛頓。但是英國陸軍在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戰場、尚普蘭湖戰役、巴爾地摩戰役、新奧爾良戰役中多次遭到挫敗,並且海軍也遭受敗局。
1815年雙方停戰,邊界恢復原狀。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