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勞動節,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工人的節日,可以追溯到1886年的什麼事件?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Labor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遊行,並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做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全國放假一天。 1989年後,國務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五一國際勞動節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又被稱為乾草市場事件(The Haymarket affair)。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製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 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並公眾放假。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