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麥隆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du Cameroun;英語:Republic of Cameroon)通稱喀麥隆,是位於非洲中西部的單一制共和國,西方與尼日利亞接壤,東北與東邊分別和乍得與中非相靠,南方則與赤道幾內亞、加蓬及剛果共和國毗鄰。海岸線緊依邦尼灣,其屬於幾內亞灣及大西洋的一部分。

喀麥隆由於其地質與文化的多樣性,而有“小非洲”美譽,其自然地理風貌相當豐富。當地的最高峰是西南部的喀麥隆火山,大城市則有杜阿拉、雅溫得及加魯阿等,並棲居了超過200個種族與語言族群。喀麥隆以其國家足球隊及本土音樂風格著稱,其中又以馬庫薩與比庫西最為人知。

喀麥隆是非洲聯盟的創始國之一,在非洲政治經濟領域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作為中部非洲經濟與貨幣共同體成員國之一,喀麥隆經濟在共同體經濟總量中佔有很大比例,是中部非洲地區政治經濟強國之一。

1884年7月14日,德國總領事Gustav Nachtigal博士作為德皇特使同國王—杜阿拉(Duala)以及喀麥隆其他地方的藩王一起簽署了保護條約,由此宣布喀麥隆成為德國所謂的“保護地”,實質上就德國海外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根據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的授權,該領土被法國和英國瓜分。喀麥隆人民聯盟(UPC)主張獨立,但在20世紀50年代被法國宣佈為非法,導致了喀麥隆獨立戰爭。 1960年1月1日,法屬喀麥隆託管區在聯合國授權的託管協議結束後進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確定脫離法國控制,國名定為“喀麥隆共和國”。與此同時,英國託管的喀麥隆同樣也進行了一場全民投票,位於英屬區的北部地區決定與尼日利亞合併,南部地區決定與喀麥隆合併(1961年10月1日),國名改為“喀麥隆聯邦共和國”。 1984年國名再改為“喀麥隆共和國”。這就是今天喀麥隆使用兩種官方語言(英語、法語)的背景原因。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