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亞利桑那州童子軍(Arizona Boy Scouts)組織了一場全州範圍內的運動來拯救大角羊。童子軍最初對大角羊產生興趣,是通過著名的環保主義者弗雷德里克·拉塞爾·伯納姆少校(Major Frederick Russell Burnham)的努力。伯納姆觀察到,這種羊中只有不到150只仍然生活在亞利桑那州山區。他打電話給當時的童子軍主管喬治·F·米勒(George F. Miller),提出了一個拯救羊群的計劃。伯納姆說道:“我想讓你拯救這種雄偉的動物,不僅因為它有滅絕的危險,更重要的是,有一天它可能會為家養綿羊提供一種病毒株,使它們免受某種未知病毒的侵襲。”

一場“拯救大角羊”的海報比賽在全州的學校裡開始了。伯納姆提供獎品,獲獎作品出現在亞利桑那州各地的商店櫥窗裡。贏得比賽的大角牛徽章圖案被製成了一萬名童子軍的領巾,學校集會與電台上也進行了戲劇表演與演講。國家野生動物聯合會也加入了這場運動。

這些努力導致亞利桑那州建立了兩個大角羊保護區:科法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和卡貝扎·普列塔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1939年1月18日,政府撥出60多萬公頃(150萬英畝)的土地,建立了一個保護營,為羊群開發高山水坑。沙漠大角羊現在是亞利桑那童子軍的官方吉祥物。

更多信息: en.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