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應邀訪問美國期間在密蘇里州富爾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了題為《和平砥柱》(The Sinews of Peace)的演講。這是一次反蘇聯、反共產主義的演說,運用“鐵幕”(iron curtain)一詞之意攻擊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用鐵幕籠罩起來”,因此此演說被稱為“鐵幕演說”。鐵幕演說也被認為是正式拉開了美蘇冷戰的序幕。之後,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標誌著以美國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爲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冷戰”正式開始。

這一演講和所使用的“鐵幕”一詞,立即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蘇聯方面反應強烈,斯大林說,丘吉爾“現在採取了戰爭販子的立場”;美國朝野也受到強烈震撼,杜魯門很高興。但在美國國會中出現了若干激烈的敵對言論,認為丘吉爾是想把美國引向“最恐怖的戰爭”,讓英國漁翁得利。

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政界一位最有身份的人對蘇聯進行的最公開、最大膽的指責,這也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以蘇聯爲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開始“冷戰”所發出的最初信號。有不少專家認為,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揭開了長達40多年冷戰的序幕。

“鐵幕”一詞儘管不是丘吉爾的首創,但經他這麼一用,從此便成為戰後國際關係中有關東西方對抗的專有名詞。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