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法拉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Biafra,又譯作比夫拉共和國)是尼日利亞東南部一個由分離主義者建立的歷史上未被普遍承認的國家。這國家於1967年5月30日成立,至1970年1月15日滅亡。其政權的軍事首領於1970年1月12日正式宣布有條件投降。該國得名於其南邊瀕臨大西洋的比亞法拉海灣(今邦尼灣)。

1966年1月尼日利亞發生政變,這次血腥的政變維持了一段短時間就以失敗告終。由於這次政變中軍隊內多數的伊博族軍官都安然無恙,使主流的豪薩人懷疑是他們發動政變。於1966年5月及9月,尼日利亞北部的伊博族人成為屠殺的目標。尼日利亞境內800萬的伊博族人主要聚居於東部,該地區的軍人集團首腦奧朱古上校(Chukwuemeka Odumegwu Ojukwu)於1967年5月宣布獨立,成立比亞法拉共和國,建都於埃努古(Enugu )。他的部隊同時接管了尼日利亞於該地區的資產。

尼日利亞隨即對該地區實行經濟封鎖,並於1967年7月6日開始展開軍事行動。在此場尼日利亞內戰中,比亞法亞軍最初成功往西突擊了尼日利亞西部,但8月後尼日利亞軍很快就恢復過來,逐步深入比亞法拉,迫使比亞法亞將首都遷往阿巴,再於同年末遷往烏穆阿希亞(Umuahia),最後於1969年遷往奧韋里(Owerri)。

至1970年,比亞法拉出現大規模飢荒,經濟及軍事崩潰,奧朱古上校流亡海外,比亞法拉重新併入尼日利亞。在這場戰爭中大約死了100萬人,其中多數是死於飢餓和疫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非洲最大型的人道災難之一。這場戰爭也為尼日利亞社會帶來深刻的傷痕。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