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4年,世界上哪個國家的野生老虎最多?
虎,俗稱老虎、大蟲,被人稱為百獸之王,是現存體型最大的兩種貓科動物之一(另一種是獅)。野外個體可長達3.38米(11.1英尺)、重388.7千克(857英磅)(此為狩獵數據,實測數據的最大值為261kg)。虎是掠食性肉食動物,有敏銳的聽力、夜視力,可自由伸縮的尖爪和粗壯的犬齒。同時,它們也是自然界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除了龐大的體型與有力的肌肉之外 它們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在白色到橘黃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條紋,這有助於其在捕獵時隱蔽自身。
18世紀早期,西至里海和土耳其,東至俄羅斯和中國東南沿海,北至西伯利亞,南至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巴厘島和蘇門答臘島都有虎棲息分佈。 19世紀期間,雖然老虎捕獵猖獗,但其數量仍可維持。 20世紀初,全世界估計共有10萬隻野生虎,主要分佈於印度。到了21世紀,全球野生虎僅剩1500到3500只,其中印度有1200到1500只。化石遺跡表明菲律賓的婆羅洲和巴拉望島在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也有老虎活動。虎在中國的分佈曾極廣,有二十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歷史上都曾發現過虎。在地質年代,虎在台灣曾也有所分佈。
20世紀,西亞的虎滅絕了,其他地方的虎也只是零散分佈。在1887年、1906年和1970年,虎相繼從伊拉克、巴基斯坦和土耳其消失。巴厘島的虎在40年代滅絕,里海的虎在70年代滅絕,而爪哇島的虎在80年代也已滅絕。這是由於棲息地喪失和持續的捕殺。如今,虎的棲息地只剩下從印度到中國再到東南亞的殘缺不堪的幾塊,最北也只到中國的黑龍江。蘇門答臘島是目前有虎棲息的最大島嶼。與20世紀初相比,虎的分佈範圍已經縮小了93%。估計從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間,虎的活動區域就縮小了41%。有學者強調虎現今在世界只剩下數千隻,呼籲人們必要愛惜它們。
根據2019年《Born Free》的報告,過去100年間野生老虎或消失了96%,估算在野外未被馴化的群種剩下4000只,並可能於10年內滅絕。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