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為奧斯卡獎中頒發給年度最佳非英語電影的獎項,提名電影應在每年10月至第二年9月間於所在地區公映。該獎僅頒給電影的導演,但被認為是對出品電影的國家的獎勵。外語片獎項的設立起始於1947年,前幾年以奧斯卡榮譽獎的形式頒發給一些優異的外國電影,藉以提高世界各地觀眾對奧斯卡的注意。榮譽獎頒發至1955年,期間意大利、法國、日本各得三次獎座。然而於1956年起,最佳外語片成為競賽單元,正式製定評審辦法。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自1947年第二十屆起開始頒發,除1953第26屆未頒獎之外,至今已有59部各國影片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榮譽。從獲獎影片所屬國家來看,意大利獲獎最多有13次,緊隨其後的是法國12次,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意大利和法國電影的強勢地位。日本影片早期表現不俗,有三部武士片獲獎,那時正是日本武士片輝煌時期,55年後就見不到日本影片的身影了。而從82年至今表現的最好的則是西班牙,總共四部影片獲獎,每六年就有一部。值得一提的是,瑞典獲得最佳外語片的三部影片《處女泉》、《穿過黑暗的玻璃》、《芬尼與亞歷山大》,均出自導演英格瑪·伯格曼之手。另外以蘇聯(包括俄羅斯)為首的東歐國家也表現不錯,8次將該獎收入囊中。中國至今只有一部影片獲該獎,是由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意大利電影大師費德里科·費里尼曾四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一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