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速度為多少(20攝氏度的干燥空氣中)?
聲速,又稱“音速”(每秒340 米,每小時1224千米),顧名思義即是聲音的速度,定義為單位時間內振動波傳遞的距離。聲速(波傳遞的速度)與傳遞介質的材質狀況(密度、溫度、壓力…)有絕對關係,而與發聲者(波源)本身的速度無關,而發聲者(波源)與聽者(觀察者)間若有相對運動關係,就形成了多普勒效應;由此觀點,我們可以知道,超聲速時的諸多物理現象(震波、音爆、音障...),其實與聲音無關,而是壓縮波密集累積所產生的物理現象。聲音的傳播速度在固體最快,其次液體,而氣體的聲速最慢。通常聲速是指在空氣中的聲速,為343.2米/秒(1,236千米/小時)。聲速又會依空氣之狀態(如濕度、溫度、密度)不同而有不同數值。如攝氏零度之海平面聲速約為331.5米/秒(1193千米/小時);一萬米高空之聲速約為295米/秒(1062千米/小時);另外每升高1攝氏度,聲速就增加0.607米/秒。
在固體中有兩種可能的聲波,其中一種是與流體相同的縱波,另一種是流體沒有的橫波,兩種不同的聲波可以有不同的傳播速度(例如地震波)。縱波形式的聲速取決於介質的壓縮率和密度,而固體中橫波形式的聲速取決於介質的剛度和密度。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