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爆發後,交戰雙方在世界分裂為軸心國及同盟國集團,其中大部份的國家均加入同盟國,同盟國亞洲部分起初主要以英、中為指揮核心,歐洲部分以英法軍為指揮領導,美國與蘇聯於日本突襲和德國入侵後也加入此同盟中。

具體來看,軸心國部分是由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和日本三國為主要領導,被視為戰爭的侵略國。同盟國方面,在歐洲戰場最初是由英國和法國領導,1941年6月後蘇聯加入,1941年12月7日後美國加入。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軍隊越過波蘭邊境,正式侵略波蘭,標誌著二戰在歐洲正式爆發。在二戰初期,當時只有三個同盟歐洲國家向德國及義大利兩個軸心國宣戰,他們分別是英國、法國及波蘭。可是,波蘭及法國均無力抵抗德國的入侵,故此迅速戰敗投降。到1941年初,德國向東侵略巴爾幹半島,擊敗南斯拉夫及希臘,並染指非洲與中東,這使德國極度擴張下在歐洲獨大,並且導致英國必須在歐洲單獨面對德軍。在亞洲戰場,最初中國主力抵抗日本侵略,但在1941年12月7日美國因珍珠港事件後加入抗日,美國便與英國艦隊一起開始了南太平洋的戰爭。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