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二戰時期,英國戰時首相是哪位?
9月1日早晨,戰爭爆發後的數小時,張伯倫召見邱吉爾,邀請他加入戰時內閣(大戰爆發前不久也獲任命為不管部大臣)。 9月3日,邱吉爾被重新任命為第一海軍大臣。由於戰事進展不順利,下院議員們在1940年5月對張伯倫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矛頭指向張伯倫。 5月8日,張伯倫內閣僅以81票的多數獲得信任案,但是張伯倫感覺到自己無法繼續執政,因此準備組建聯合政府,並辭去首相職務。他原本希望由外交大臣、綏靖政策的積極貫徹者哈利法克斯勳爵接任,但由於他是上議院議員而打消了這個念頭。經過三大黨派的磋商,張伯倫最後決定請邱吉爾接任首相,於是張伯倫向英王喬治六世提出辭呈,並建議由邱吉爾組織聯合內閣。傳統上,新任首相會向前任寫一封表示惋惜的信件,但邱吉爾打破傳統,沒有寫信給張伯倫。
5月10日下午6時,英王喬治六世基於共識,召見邱吉爾,請他組閣並接替張伯倫出任首相;一小時後,邱吉爾會見工黨領袖艾德禮,邀請工黨加入內閣並獲得支持。 3天後,邱吉爾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議院會議,發表了著名的演說:
“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You ask, what is our aim? I can answer in one word: It is victory, victory at all costs, victory in spite of all terror , victory, however long and hard the road may be; for without victory, there is no survival.
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
”
下議院最終以381票對0票的絕對優勢,表達了對邱吉爾內閣的支持。
更多信息:
zh.m.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