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海到大海(拉丁語:A Mari Usque Ad Mare;英語:From Sea to Sea;法語:D'un océan à l'autre)是加拿大的國家格言。這個短語是拉丁文,出自武加大譯本的聖經(詩篇 72:8)。

1867年,英國國會通過著名的《英屬北美洲法》,特准加拿大立國。所謂“英屬北美洲”,實指英國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同年,加拿大依據該法立國,取國號為 “Dominion of Canada”(加拿大自治領),成為第一個獲准自治的前英國殖民地,除國防和外交事務外,所有國內事務均可以自行做主。

然 而,咬文嚼字的人認為“Dominion of Canada”不是《英屬北美洲法》的精確用語。該法只說“……加拿大省、新斯高沙省和紐賓斯域省將成立一個國號稱為加拿大的自治領”(...... the Provinces of Canada, Nova Scotia, and New Brunswick shall form and be One Dominion under the Name of Canada),故加拿大的國號沒有法律依據。在這裡,“加拿大省”包括當時稱為“上加拿大”的安省和“下加拿大”的魁省。不管怎樣,加 拿大一直以Dominion為國號的一部分。到1950年代,加拿大為了“政治正確”,才將Dominion一詞從國名刪去,但沒有作出正式宣布。 1982年,加拿大從英國將《英屬北美洲法》“引渡”回國,並將該法易名為《加拿大憲法,1867》,但沒有刪除其內的Dominion,故有人認為加拿大到目前依然是一個“自治領”。

Dominion源出《聖經》《詩篇》第72章第8節:He shall have dominion also from sea to sea,and from the river unto the ends of the earth(他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英國當年以宗教色彩比較濃厚的Dominion為加拿大這個新政治實體的名稱,是不想美國誤會英國打算在北美洲建立一個新帝國,導致雙方關係緊張。

後來,加拿大人又從這一段《聖經》節取了“from sea to sea”,並以它的拉丁文版本“A Mari usque ad Mare”為座右銘,刻在加拿大盾徽之上。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