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名為“尖嗓”的角色在哪部著名小說和電影中為自己的領導人宣傳?
《動物莊園》是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所編寫的托寓小說,在1945年8月17日正式於英國出版。奧威爾表示,此一寓言反映了1917年俄國革命至踏入斯大林時期的歷史事件。奧威爾是一位民主社會主義者 ,但他對斯大林和斯大林主義持批判態度。奧威爾參加過西班牙內戰,正是這段經歷讓他對斯大林主義獲得更深入的了解並對其進行批判[a]。他認為,蘇聯已是慘無人道的獨裁統治,而這種統治手段建立在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和大清洗上。奧威爾在一封寫給伊馮娜·戴維的信中,稱《動物莊園》為一則諷刺斯大林的故事。他在一篇隨筆《我為何寫作》中表示,《動物莊園》是他第一次有意識地嘗試把“政治目的和藝術目的合二為一”的著作。故事始於英格蘭威靈頓的一個農場莊園農場。由於主人瓊斯先生管理不善、終日酗酒、不負責任,故激起了農場內動物的造反之意。在某一夜,莊園農場裡的一頭老公豬“老麥哲”(Old Major)將動物們召集起來開會,宣佈人類是動物的敵人,故號召動物們要推翻人類,並教會了動物們一首革命歌《英格蘭的生靈》(Beasts of England)。老麥哲死後,兩頭年輕的豬,分別叫做斯諾鮑和拿破崙,成為了動物們的領袖,並發動起義。最終成功把瓊斯先生趕出了農場,然後把農場更名為“動物農場”。他們採用了“動物主義七誡”為它們的律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所有動物一律平等”。這七條律法以大寫的形式寫在穀倉的一側牆壁上。斯諾鮑及後開授課程,教動物們讀寫;拿破崙則自行教育小狗動物主義的原則。動物們食物充足,農場運營良好。豬們把自己提拔到了領導的位置,並給自己留出了特別的食物供應,它們在表面上稱這是為了自己的健康。一段時間之後,瓊斯先生和他手下的人嘗試著重新奪回農場,同時,其他農場主因為害怕相似的動物起義發生在自己的農場,也來幫助瓊斯。斯諾鮑和其他動物先是躲藏起來,隨即發動了突然襲擊,把剛剛進入農場的人類打得落花流水。動物們勝利了。斯諾鮑的支持率猛增,這場戰鬥被正式命名為“牛棚戰役”。在動物起義的周年紀念日,動物們決定鳴槍紀念。斯諾鮑和拿破崙為了最高領導人的地位互相競爭。斯諾鮑有一個計劃,那就是興建風車,讓農場變得現代化。當斯諾鮑宣布他的的計劃時,拿破崙讓他餵養的狗驅逐了斯諾鮑,並宣布他自己就是領導人。
拿破崙改變了農場的領導結構。他取消了動物大會,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由豬組成的委員會,由豬來運營農場。拿破崙以一頭叫尖嗓(Squealer)的豬代言宣布,農場將開始進行興建風車的計劃。動物們工作得十分賣力,因為拿破崙承諾,風車建成後動物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輕鬆。一場猛烈的暴風雨後,動物們發現風車倒塌了。拿破崙和尖嗓隨即讓動物們相信,這是斯諾鮑在蓄意破壞他們的工程。自從斯諾鮑成為替罪羊後,拿破崙開始利用他手下的狗來清洗農場,殺死那些被他指控同斯諾鮑有私交的動物。當一些動物回憶起牛棚戰役時,拿破崙不斷污衊說斯諾鮑是瓊斯的通敵,並把他自己荒唐地當成這場戰鬥中英雄的代表,(而實際上拿破崙自己在這場戰鬥中躲藏得無影無踪。)“英格蘭的生靈”這首歌被一首讚頌拿破崙的歌曲所取代,拿破崙卻開始像人類一樣生活。動物們仍然相信他們的生活比在瓊斯統治下的生活好多了。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