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的厚度有多少公里?
地幔是地質學專業術語,位於地殼之下,地核之上,和地殼以莫氏不連續面為界,和地核間則以古氏不連續面為界,厚度約2800-2900公里,主要由緻密的造岩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地幔含石榴子石,輝石,橄欖石及其他類型的岩石,佔地球體積的83%,總質量的68%
地幔可分成上部地幔,過渡帶及下部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地震波傳播速度減慢的層,一般又稱為軟流層,推測是由於放射性元素量集中,蛻變放熱,使岩石高溫軟化,並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軟流層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組成部分
過渡帶頂部約地表以下360至400公里,底部約深650至700公里處,此帶也是最深震源所存在之處,此帶的形成和主要化學成分的變化無關,而是和結晶構造或相的變化有關,此處的礦物因高壓而變得較有彈性,密度加大,進而增加了波速
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越往深處波速緩慢增加,是因壓力增大所造成,岩石的化學成分及岩相則少有變化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