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
瓢蟲是典型的半翅目天敵,肉食性瓢蟲以蚜蟲、介殼蟲為食。屬於草食性的食植瓢蟲亞科則是極具破壞力的農業害蟲 ,例如墨西哥豆甲蟲。然而瓢蟲經常被利用作為生物防治劑,引進瓢蟲物種能夠驅趕並取代既有的瓢蟲。
某些瓢蟲遭受到強烈物理刺激時,會呈現假死狀態,並且從關節處和刺處分泌出黃色的粘性刺激性體液。瓢蟲的體液具有強烈的異臭與苦味 ,藉此可以迴避外來敵人的攻擊。瓢蟲鮮豔的體色可以說是警告外敵用的警戒色。因此鳥之類的生物少有捕捉瓢蟲,但仍然有寄生蜂、寄生蠅、菌類等天敵存在。此外螳螂會捕食馬鈴薯瓢蟲的幼蟲。
依種類不同則食性迥異,主要可以區分為捕食蚜蟲、介殼蟲之類的肉食性,以白粉病菌等維生的菌食性,以茄科植物等維生的草食性共3種類。因此對農作物而言可以類分為益蟲與害蟲。近年來肉食性種類在農作物的有機栽培時, 被利用為取代農藥而使用的生物農藥。
更多信息:
zh.m.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