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棕櫚獎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從1957年開始頒發,前身為“金鴨獎”,即“電影節大獎”,從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

金棕櫚獎前身為“金鴨獎”,是戛納電影節的大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這是由於戛納這座法國南部的濱海城市,在金銀兩色的沙灘上到處種植著高大挺拔的棕櫚樹。從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

戛納國際電影節從1946年創立到1954年,最高獎項名為“國際電影節大獎”,獲得大獎的導演一般是收到當代藝術家打造的一份藝術品作為獎品。 1954年,電影節組委會邀請幾位珠寶設計師為電影節設計獎杯,要求主題要與戛納的自然環境相匹配。設計師呂茜埃娜·拉宗(Lucienne Lazon)從戛納海邊隨處可見的棕櫚樹獲得靈感設計出此款獎杯。同時棕櫚是戛納的象徵,非常切題。 1955年,“金棕櫚獎”首次成為電影節的獎杯。 1964年至1974年的電影節期間,金棕櫚又又恢復“國際電影節大獎”的叫法。 1975年開始至今,“金棕櫚獎杯”固定下來。 1998年,瑞士珠寶商蕭邦(Chopard)對獎杯進行了“現代化的修改”,使之更加與時俱進,具有現代生氣。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