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製作了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
肖邦大量的鋼琴作品中只有3部奏鳴曲,當時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對音樂形式的嚴格要求,使得肖邦無法自如掌握,或者肖邦可能是根本不願意受形式所約束。肖邦的第一部奏鳴曲是早期創作的,獻給了他的老師Józef Elsner,他的第三部奏鳴曲(op.58,1844年)是一部紀念作品。
最受歡迎的是鋼琴奏鳴曲2號B小調(Op. 35,1839年),其中的第三樂章是著名的《送葬進行曲》(Marche Funèbre),這個樂章與之前的Grave – Doppio Movimento和詼諧曲( Scherzo)樂章,以及之後Finale的節拍,初聽起來前後沒有關聯,但是音樂學的研究卻發現之間聯繫緊密。肖邦的這部鋼琴奏鳴曲作品在當時便引起了爭議,第一,奏鳴曲的所有樂章都是用小調寫的,這在當時是不同尋常的,小調奏鳴曲習慣上至少應當有一個樂章使用大調;第二,各個樂章的主題令人憎惡,但舒曼曾說:“這是肖邦把他最精彩的四個兒子結合成的”,可是據說舒曼也曾批評這件作品,他認為第一樂章Grave – Doppio Movimento令人喘不過氣來,第二樂章Scherzo詼諧曲近乎粗暴地激烈,第三樂章葬禮進行曲被舒曼形容成“殘暴”(德語:grauenhaft),而第四樂章則缺乏調性,所有這些在當時都是不合時宜的。
除此之外,肖邦還作有4首敘事曲和4首詼諧曲,都是相當精緻的作品。肖邦的練習曲op.10、op.25和另外三首肖邦去世後才發表的作品,對彈奏技術的要求很高,同時又非常適合於音樂會上的演出,代表作品有C小調《革命練習曲》(Op. 10 No. 12)。肖邦將練習曲帶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此前的練習曲,比如卡爾·車爾尼的練習曲,大都只專注於教學目的,而後來的李斯特·費倫茨、亞歷山大·斯克里亞賓和克勞德·德彪西也都對練習曲做出了發展。
肖邦的即興曲作品中,代表作品是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它是在肖邦去世後才發表的,因為肖邦在作曲完畢後才發現,作品的中段與波希米亞作曲家伊格納茲·莫謝萊斯(1794年—1870年)的一首鋼琴作品驚人地相似,所以肖邦不願意將其發表。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