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體積是太陽系第四大,但質量排名是第三。海王星的質量約為地球的17.147倍,而性質極為類似的天王星密度較低,質量只約為地球的14.536倍。海王星以羅馬神話中的尼普頓(Neptunus)命名,因為尼普頓是海神王,所以中文譯為海王星。天文學的符號Astronomical symbol for Neptune.(Unicode編碼U+2646),是希臘神話的海神波塞頓使用的三叉戟

作爲一個冰巨行星,海王星的大氣層以氫和氦為主,還有微量的甲烷。在大氣層中的甲烷,只是使行星呈現藍色的一部分原因。因為海王星的藍色比有同樣份量的天王星更為鮮豔,因此應該還有其他成分對海王星明顯的顏色有所貢獻。 海王星有太陽系最強烈的風,測量到的風速高達每小時2,100公里。 1989年航行者2號飛掠過海王星,對南半球的大暗斑和木星的大紅斑做了比較。海王星雲頂的溫度是-218℃(55K),因為距離太陽最遠,平均而言是太陽系最冷的地區之一。海王星核心的溫度約為7,000℃,可以和太陽的表面比較,也和大多數已知的行星相似。

海王星在1846年9月23日被發現, 是唯一利用數學預測而非有計劃的觀測發現的行星。天文學家利用天王星軌道的攝動推測出海王星的存在與可能的位置。迄今只有航行者2號曾經在1989年8月25日拜訪過海王星。2003年,美國太空總署提出有如卡西尼-惠更斯號科學水準的海王星軌道探測計劃(英語:Neptune Orbiter),但不使用熱滋生反應提供電力的推進裝置;這項計劃由噴射推進實驗室和加州理工學院一起完成。

更多信息: zh.m.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