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著名的淞滬會戰中,四行倉庫保衛戰,拼死護送國旗給國軍的女童軍是何人?
楊惠敏早年曾於中央技藝專科學校暨中山大學體育系求學,中華民國26年(公元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中日之間開戰,楊惠敏加入上海童子軍戰地服務團。同年8月13日爆發八一三松滬戰役,日軍全面大舉進攻上海,日方原本希望能以襲擊的方式迅速佔領上海地區,達成“三月亡華”的目標,卻出乎意料地與國民革命軍爆發陣地戰而成為長期纏鬥。10月26日爆發四行倉庫保衞戰,當時由第八十八師第524團團長謝晉元中校所率領的該團第1營死守與上海公共租界僅有一條蘇州河之隔的四行倉庫,作為中方軍隊在撤退至上海西部郊區的過程中、對日軍的牽制。10月28日夜間,楊惠敏將一面12尺長的中華民國國旗裹在身上所穿着的童軍服底下,冒着戰火危險自公共租界出發成功泳渡蘇州河,並獲得謝晉元的接見將國旗送至四行倉庫。楊惠敏也攜帶了一份四行倉庫守軍人員的名單返回公共租界,當時名單上共有800個人名,因此被稱為“八百壯士”,但事後證明這份名單是為了戰時的保防需要而捏造誇大,倉庫中實際上只有四百多名守軍。楊惠敏所送至的國旗隔天在四行倉庫屋頂升起,大大地鼓舞振奮了守軍士氣與隔岸觀戰的民眾,並獲得當時駐紮在租界內的世界各國媒體之讚揚。事後楊惠敏與謝晉元的事蹟被編寫入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各級學校的歷史教科書中,使得他們成為家喻户曉的人物。
更多信息:
baike.baidu.hk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