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說的是哪“三不知”?
一問三不知是一個漢語詞彙,現指怎麼問都說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另外,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出自《左傳》。
三不知:對事情的發生、過程與結尾都不知。不管怎樣問,總說不知道。比喻對實際情況了解太少。
“三不知”出自《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晉荀瑤帶領大軍伐鄭,齊軍前去援鄭。齊軍中荀寅進諫不被主將採納,自我反省,他說道:“君子之謀也, 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釋義:“一問三不知”就是從荀寅的話語中概括出來的。它的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您對這一主題有什麼看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