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蹠反射的反射部位在身體何處?
巴賓斯基反射,又稱蹠反射。是一種在刺激足底時出現的神經反射現象,常被用來觀察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情況,和診斷成人脊髓和腦部疾病。
方法
用鈍物從腳後跟向前輕輕地摩擦足底的外側緣,可能會產生以下三種結果:
1.屈肌反射:腳趾和整個腳向內屈曲(蹠反射)——這是健康的成人正常的反應。
2.沒有反應。
3.伸肌反射:拇趾朝向頭的方向上翹,同時其他腳趾呈扇形張開;這就是巴賓斯基反射的標誌。對於幾個月大的新生兒,這屬於正常反應;但對於超過2歲者,通常這就屬於異常反應。但在睡眠狀態下和長時間的步行之後(例如士兵行軍)出現的巴賓斯基反射仍屬於正常 。
解釋
這種伸肌反射可以解釋為脊髓損傷。
幾個月大的新生兒通常都會表現出這種伸肌反射。用手指輕劃嬰兒腳底外側,他的拇扯會緩緩地上蹺,其餘各趾則呈扇形張開。這是由於新生兒的中樞神經通路(錐體束及大腦皮層)還未成熟,因而該反射不受大腦皮層抑制。該反射約在6-18個月逐漸消失,但在睡眠或昏迷中仍可出現。2歲後若再出現此反射,一般是錐體束受損害的表現。
名稱來源
該反射現象最早由法國波蘭裔神經學家巴賓斯基所發現,故得名。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