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來庵事件,又稱為噍吧哖事件,發生於1915年,是台灣日治時期規模最大、組織最嚴密,也是傷亡最慘重的武裝抗日事件。其規模之龐大,從參與人數、地理範圍、組織方式,到日軍鎮壓的殘酷程度,都遠超過同時代的其他抗日行動,足以證明其在台灣歷史上的獨特地位。

龐大的參與人數與嚴密的宗教組織。

西來庵事件之所以能迅速擴大,關鍵在於其強大的動員能力。事件領導人余清芳以台南的西來庵為核心,藉由五福大帝的民間信仰,建立了一個嚴密的宗教組織。他宣稱能透過符咒護身,讓信徒刀槍不入,這種訴求在當時備受殖民政府壓迫的農民和勞工階層中,產生了巨大的號召力。根據歷史紀錄,參與或涉入這場起義的人數高達數萬人,其中不僅有農民,還包括了地方仕紳與知識份子。這個數字遠超過了先前所有武裝抗日事件的規模,例如1907年的北埔事件。

起義的組織也展現出高度的協調性。除了余清芳,還有羅俊、江定等多位地方領袖,他們各自在不同區域建立據點,並互相支援。這種以宗教信仰為核心,結合地方領袖的網絡,使得起義能夠跨越地域界線,形成一股巨大的反抗力量。

更多信息: zh.m.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