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傳說(也稱為孟姜女哭長城)為中國古代四大愛情傳奇之一。

其他三個則是《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白蛇傳》。

孟姜女傳說淵源很早,《春秋左氏傳》 、《禮記·檀弓》、《孟子》以及漢代《說苑》《列女傳》等書籍都有一些片斷的記載。

這一個故事源自於“杞梁妻哭夫”的史實所編寫。這段故事中的兩個主人公,一個是孟姜女原型杞梁妻,而另一個則是范喜良的原型杞梁,歷史上的確有此二人,由此而知這段傳說並非只是虛造。

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將孟姜女傳說的原初形態一直上溯到《左傳》上的一個故事。 《左傳》記述這個故事是想褒揚杞粱妻(也就是後世的孟姜女)在哀痛之際,仍能以禮處事,神誌不亂,令人欽佩。

《左傳》上沒有哭聲的杞粱妻,到戰國時就沾染了當時音樂界的風氣,增加了哀哭的一段故事。這是個很重要的轉變,後世關於杞粱妻故事的變異就是順著這“哭之哀”生髮出來的。

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記載在信史《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裡。周靈王二十二年(齊莊公四年,前550年)秋,齊莊公姜光伐衛、晉,奪取朝歌。前549年,齊莊公從朝歌回師,沒有回齊都臨淄便突襲莒國。在襲莒的戰鬥中,齊國將領杞梁(名殖)、華周英勇戰死,為國捐軀。

後來齊莒講和罷戰,齊人載杞梁屍回臨淄。杞梁妻哭迎丈夫的靈柩於郊外的道路。齊莊公派人弔唁。杞梁妻認為自己的丈夫有功於國,齊莊公派人在郊外弔唁既缺乏誠意,又倉促草率,對烈士不夠尊重,便回絕了齊莊公的郊外弔唁。

後來,齊莊公親自到杞梁家中弔唁,並把杞梁安葬在齊都郊外。 (杞梁墓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郎家村東)。這段故事明文記載在《左傳》中,是真人實事。雖無後來“哭夫”、“城崩”、“投水”等情節,主要是表現杞梁妻大義凜然的剛烈性格,但已呈現反對戰爭、熱愛丈夫的主體框架。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