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第一位將DNA識別為不同分子的研究人員?
脫氧核糖核酸(英語:deoxyribonucleic acid,縮寫:DNA)又稱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種生物大分子,可組成遺傳指令,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主要功能是信息儲存,可比喻為“藍圖”或“配方”。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構細胞內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質與核糖核酸所需。帶有蛋白質編碼的DNA片段稱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本身構造發揮作用,有些則參與調控遺傳信息的表現。
最早分離出脫氧核糖核酸的弗雷德里希·米歇爾是一名瑞士醫生,他在1869年,從廢棄繃帶裡所殘留的膿液中,發現一些只有顯微鏡可觀察的物質。由於這些物質位於細胞核中,因此米歇爾稱之為“核素”。
弗雷德里希·米歇爾(Friedrich Miescher,1844年8月13日-1895年8月26日),瑞士生物學家,出生於巴塞爾。他在1869年,首先從白血球的細胞核中,分離出一種他稱為“核素”(nuclein,現稱核酸)的化學物質。米歇爾在圖賓根的馬克斯·普朗克協會擁有一間實驗室。此外,在巴塞爾有一所以他為名的研究院。 1895年因肺結核逝世。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