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徹尼微笑(Duchenne smile)”是著稱的行為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通過幾年的研究,總結出了辨別“偽裝笑容”的關鍵技巧。艾克曼認為,杜徹尼提出的這種笑容——包含了面部顴骨肌肉和眼周肌肉的部分——才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歡樂微笑。

1924年,心理學家蘭迪斯(Landis)的一個經典實驗中,參與者要觀察另一些人在某些情景下的表情,被觀察者可能在聽音樂,觀看色情圖片,聞氨水,接受電擊,或者斬首一隻活老鼠。事實上,最後觀察者很少能準確判斷出被觀察者到底在做什麼。有趣的是,觀察者判斷成“笑”次數最多,也就是說,人們並不能很好的分辨出真實的“笑”和其他情緒中“笑” 有什麼區別。

保羅·艾克曼在翻閱資料時候偶然發現,早在達爾文的年代,就有法國解剖學家杜徹尼·博洛尼(Duchenne de Boulogne)發現了藏在笑容背後的秘密。杜徹尼1862年在一本題為《人體生理機制》的書中提倡,使用“電生理和放大的技術”,對“每一部分的肌肉的細小變化和其帶來的面部褶皺”進行分析。他認為“歡悅的情緒表達在顴骨肌肉和眼周輪匝肌上,前者可以被有意識的控制,後者卻只能為真實的快樂驅使。那些虛假的的笑容無法引起後者的收縮。眼週的肌肉不會聽我們的話,他們是情緒的真實傳達者。”保羅·艾克曼認為,杜徹尼提出的這種笑容——包含了面部顴骨肌肉和眼周肌肉的部分——才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歡樂微笑,並把它命名為“杜徹尼微笑”。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