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橋(越南語:Cầu Rồng/梂蠬)是越南峴港市跨越瀚江的一座多跨式拱橋。

龍橋起建於2009年7月19日,通車於2013年3月19日,建工期間均4年。龍橋全長666.5米。龍橋是一座5跨連續式的大橋,全橋的重量有9千噸,建造資金1萬7390個億越盾。橋樑設有雙向6條車道,兩側還設觀光步行道。龍橋橫貫釬江東西兩岸,連接峴港國際機場和本市沿海美麗的海灘的最短路線。

龍橋的設計構思來自於模仿越南封建時期李朝之飛龍潮海的形象。龍橋建成伊始也成為峴港市標誌性的建築物。龍橋結構特徵的記號則為像一條飛龍在渡江潮海形狀的大型鐵管結構。龍橋受力結構是由鋼樑、鋼跨和鋼筋砼跨的三大承重構件平衡力系組成的。這種承重構件平衡力係是世界造橋技術中的首屈一指。

龍橋的旅遊特色之處在於每逢週六、週日的晚上9時,均有龍橋噴火、噴水精彩表演。表演的景色色非常的好看及新奇,幾乎是遊客到峴港旅遊的必去之處。

龍橋的設計與構思

美麗海灘的峴港市全力試圖發展成為海洋旅遊之城。本市應有連接峴港國際機場與城東海灘的最短都路線。

經研究,專家們之處,解決此難題唯一的方法就是在釬江的流域範圍內建起一座橋樑。因只限於釬江流域範圍內建起的,所以這座橋樑不會妨礙高層工程的視野並也不破壞城西地區已有名勝古蹟的鼓聲古色的環境。橋樑引道和正橋將會引道遊客直達婆博物館前的廣場之路,遊客可從江岸的步行路之登上橋樑。

龍橋是古典承台式、中承式和梁、拱組合式的三式相結合的橋樑。上下連續梁拱的設計使龍橋成為越南橋樑史上的之最。本橋彎彎曲曲的梁拱讓我們聯想到江上的一條龍。本橋承受被動壓力設於弓弦梁、非對稱式的立拉索和橋樑共同承載的結合構件。這種結構讓遊客起了一種龍橋正浮在水面上的感覺之感。這種設計也使橋上運行者開闊了視野。龍橋的設計是古典承台式和現代構思相結合之最。

越南人傳統自稱本民族是龍子仙孫的民族。龍橋的設計與構思也受啟發於此傳說。另一個設想,本地自古以來被稱為龍鳳齊飛之地。龍橋的設計與構思再考慮到在本地應有龍鳳齊飛的標誌性的建築物。從龍橋往西一望,我們會看到陳氏李橋。陳氏李橋的設計和構思就是像一幅鳳凰在展開翅膀起飛之意。龍橋和陳氏李橋將會成為龍鳳齊飛之地的驕傲。

更多信息: danangfantastic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