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首詩使得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在他的一生中廣受歡迎?
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年1月19日-1849年10月7日),美國作家、詩人、編輯與文學評論家,被尊崇是美國浪漫主義運動要角之一,以懸疑及驚悚小說最負盛名。
《烏鴉》(The Raven),又譯作《渡鴉》,是愛倫·坡所著的一首敘事詩,於1845年1月首次出版。它的音調優美,措辭獨具風格,詩句並有著超自然的氛圍。它講述了一隻會說話的渡鴉對一名發狂的戀人的神秘拜訪,描繪了這個男人緩慢陷入瘋狂的過程。這名戀人,普遍被認為是一名學生,因失去他的所愛勒諾(Lenore)而深感悲痛。渡鴉坐在帕拉斯胸像上,似乎在進一步煽動著他的憂傷,不斷重複著話語:“永不復焉。”此詩使用了眾多民間與古典的文獻。
愛倫·坡自認此詩寫得十分有邏輯與條理。他的目的是創作一首能皆在評論與大眾兩方引起共鳴的詩,同他在他1846年的後續評論《創作哲學》中所解釋的。此詩說話渡鴉的部分的靈感來自於查爾斯·狄更斯的《巴納比·拉奇:八零年代暴動的故事》。愛倫·坡亦模仿了勃朗寧的詩作《杰拉丁女士的求婚》的複雜節奏與韻律。全詩並使用句中韻以及頭韻法。
《烏鴉》於1845年1月29日進行首次印刷,由《紐約鏡像晚報》發行。它的出版使得愛倫·坡在他的一生中廣受歡迎,儘管這並沒有為他帶來巨大的財富。此詩不久後便再版、受諧仿及加上插圖。儘管評論對其地位的見解並不一致,它仍是史上最著名的詩作之一。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