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包也叫什麼?
紅包
傳統意義上的紅包也叫壓歲錢,是過農曆春節時長輩給小孩兒用紅紙包裹的錢。據傳明清時期,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民國以後,則演變為用紅紙包裹。泛指包著錢的紅紙包,用於喜慶時饋贈的禮金,也指賄賂他人的錢。在中國粵語區,紅包被稱為利市(俗作利是、利事、勵事),是將金錢放置紅色封套內做成的一種禮品。
在春節期間由長輩除夕零點後派給晚輩的紅包稱作壓歲錢。壓歲錢又名壓祟錢(“祟”就是不吉利的東西。古人藉這個習俗來表達來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發生。)。
壓歲錢是漢族的傳統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計時由長輩將錢裝在紅包內給晚輩。壓歲錢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認為有辟邪驅鬼,保佑平安。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每年春節期間有發紅包的習俗,部分地區是已婚者發給未結婚的親友。發紅包的習慣一般只存在於比較親近的親戚朋友之間。也有部分地區,新年發紅包的範圍比較廣泛,例如鄰居家的晚輩、普通交情的同事之間都有可能發紅包。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