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演中,如果一名角色“打破第四面牆”,指他正在和誰說話?
第四面牆是一面在傳統三壁鏡框式舞台中虛構的“牆”,是演員與觀眾之間的隔閡,觀眾透過這面“牆”可以看到戲劇設定的世界中的情節發展。在大多數的寫實和自然主義戲劇中,演員在演出時假裝觀眾不存在,觀眾則只是坐在觀眾席觀看演出,台上不會、或不能和台下有互動。 [來源請求]第四面牆的概念由德尼·狄德羅闡明,隨著戲劇現實主義的發展,此概念在19世紀劇場當中流傳開去,延伸了虛構作品和閱聽者之間的虛構界限的這一想法。
第四面牆的在場,是現代現實主義劇的既定慣例,使得很多藝術家會著眼於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牆上,從而在界限“破開”的時候達致戲劇性和喜劇效果,例如舞台上的演員直接對觀眾說話。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