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對任何企圖出口蠶或其卵的人的懲罰是什麼?
絲綢的生產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的中國(仰韶文化,公元前4世紀)。絲綢一直被限制在中國,直到絲綢之路在公元前1世紀下半葉的某個時候開放。中國在絲綢生產上實際上又維持了一千年。絲綢不僅限於服裝,還用於許多其他用途,包括書寫,而絲綢的顏色是唐代社會階層的重要指南。儘管絲綢在歐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廣為人知,但中國仍然能夠在絲綢生產上保持幾乎壟斷地位。帝國法令捍衛了這一壟斷,將任何試圖出口蠶或其卵的人判處死刑。大約在公元300年左右,日本探險隊成功地捕獲了一些蠶卵和四個年輕的中國女孩,這些女孩被迫向俘虜們傳授養蠶技術。隨後,在八,九世紀之間頻繁的外交往來,將蠶桑技術大規模地引入了日本。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