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學中,什麼是“μ介子(μ子)”?
μ介子(μ子)又名渺子,英文為muon,是一種帶有一個單位負電荷、自旋為1/2的基本粒子。 μ子與同屬於輕子的電子和τ子具有相似的性質,人們至今未發現輕子具有任何內部結構。歷史上曾經將μ子稱為μ介子,但現代粒子物理學認為μ子並不屬於介子。
每一種基本粒子都有與之對應的反粒子,μ子的反粒子是反μ子(反渺子,antimuon)。反μ子(μ+)與μ子(μ-)相比只是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質量、自旋等性質完全相同,因此又叫做正μ子。
μ子的質量和能量遠大於常見放射性衰變的衰變能,因此μ子不能通過放射性衰變產生。 μ子可以在加速器上進行的高能物理實驗中通過強子參與的核反應產生,此外,宇宙射線與地球大氣作用也會產生大量μ子,這也是已知唯一的天然的μ子來源。
μ子是一種不穩定的亞原子粒子,平均壽命為2.2微秒。與其他不穩定的亞原子粒子相比,μ子的壽命相對較長(僅短於中子的881.5秒)。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