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行星(dwarf planet)或稱“侏儒行星”,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形狀,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衛星。

穀神星(1 Ceres)是人們最早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由意大利人皮亞齊於1801年1月1日發現。其平均直徑為952公里,是小行星帶中最大最重的天體。穀神星4.6個地球年才繞太陽公轉一周。

鬩神星(Eris,厄里斯)在被正式命名前暫時編號為2003 UB313,名字暫稱為齊娜(Xena)。相對於200多年前發現的穀神星和近30年前發現的卡戎,齊娜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新來者,她是在2003年被發現的。齊娜的公轉軌道是個很扁的橢圓,它公轉一周需要560年,離太陽最近的距離是38個天文單位,最遠時為97個天文單位。齊娜的直徑為2336±12千米,比冥王星略小。科學家說,齊娜的大氣可能由甲烷和氮組成,如今它離太陽太遠,大氣都結成了冰;當它運動到近日點時,表面溫度將有所升高,甲烷和氮會重新變成氣態。至於其內部結構,如今還只能猜測,有可能是冰和岩石的混合物,與冥王星類似。齊娜有一顆衛星,科學家暫時稱之為加布里埃爾,他是好戰公主齊娜的隨從。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