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於哪一年向德國宣戰?
1945年3月3日,芬蘭向軸心國宣戰。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為首的法西斯軍國主義國家為軸心國一方,以三巨頭美國、英國、蘇聯爲首的反法西斯國家同盟國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由德國、意大利、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給整個人類造成了極大的災難。作為對戰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德日兩國能否對戰爭進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為深受戰爭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寬恕,並從而成為政治大國的重要條件。當歐洲國家決心翻過60年前那一頁黑暗歷史時,歷史問題卻仍然深深困擾著亞洲國家。
更多信息:
www.todayonhistory.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