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都拉島(印尼語:Pulau Madura),是印度尼西亞的一座島嶼,位於爪哇島東北,泗水港外,隔馬都拉海峽與爪哇島相望。東西長約150公里,南北僅寬45公里,馬都拉島及附近島嶼面積5290平方公里,人口約352萬5千人,多信仰印度教。馬都拉屬東爪哇省管轄,分為邦卡蘭縣、三邦縣、巴米加三縣、漯水縣,經濟落後,是著名的食鹽產區。

盛行騎牛賽車,以木橇拉牛賽跑,過程中大約十到十五秒跑一百米路程。每年八月和九月都會在一些鎮上舉辦,決賽時間在九月或十月。戴著面具演出的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故事也頗受歡迎。

島上有一座被華僑通稱漯水的城市,名叫雙根納,是古代馬都拉王國的故都,今有故宮和王陵的遺址。相傳19世紀的馬都拉蘇丹諾多古蘇摩曾聘請中國的木匠、荷蘭的建築師和阿拉伯的穆斯林到這裡來大興土木,門窗家具等木工活均由中國木匠製造,後來這些人都留在此地居住。又傳三保太監鄭和曾訪問此地,他的隨行人員也有人在此地留居,所以這裡有很多華人。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