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Newton),簡稱牛,符號為N。在物理中,牛頓是一種衡量力的大小的國際單位(公制單位)。它是以創立經典力學的科學家艾薩克·牛頓命名的。牛頓是一個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由kg·m/s²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導出。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F=ma,可知,1N=1kg·m/s²。即能使一千克質量的物體獲得1m/s²的加速度所需的力的大小定義為1牛頓。

物理學中,用G=mg求重力,其中G為重力,m為質量,g為常數,約為9.8N/kg。

9.8N/kg = 9.8(kg·m/s²)/kg = 9.8m/s²

注:g也是重力加速度,也是常數,約9.8m/s²。 g隨緯度和高度的變化而改變。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繫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在經濟學上,牛頓提出金本位制度。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