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的血是藍色的,因為它體內有一种血藍蛋白,又叫血青素,而該物質也是章魚能夠在極端溫度下存活的原因。血藍蛋白是一種含有與等量氧原子結合的銅原子的血源性蛋白,游離於無脊椎動物的血漿中。

血藍蛋白與血液中的氧氣結合,並被輸送到章魚的整個身體,為其身體組織供氧,這是章魚在惡劣環境下生存的關鍵。因為它有三顆心臟,所以與其它大多數無脊椎動物相比,章魚需要更多氧氣。即便它們所處的環境難以獲取氧氣,血藍蛋白也能使章魚獲得穩定的氧氣供應。同時,該物質還確保了章魚能夠在惡劣、致命的溫度中存活下來,從28華氏度(零下2攝氏度)的低溫到海底熱泉附近的高溫(60~464°C不等)。

研究人員猜測,章魚至今仍呈現“藍血”是該物種無法從嚴苛的環境中遷徙出來的結果。它們主要是在海底爬行來回移動,且壽命相對較短,這使得它們無法通過傳統的遷徙方式離開原來的環境。而與“藍色血液”相反,哺乳動物的血液(包括人類)呈現紅色,則是因為其中含有富含鐵的血紅蛋白。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