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你先在哪裡?”“On the way料!你先叫,不用等我。”“吃Nasi Lemak Mou?”“Cincai 啦!”以上是一對大馬情侶的對話,過程中他們使用了什麼語言?
1.大馬人好像都不太準時,但又不想承認遲到!所以他們會在家裡賴床的時候,打電話和你說:“你等我多一下啊!我On the way料!”,然後你要等30分鐘以上,才會見到他。
2.nasi lemak-馬來語的椰漿飯
3.MOU是取自廣東話(嗎)的意思。
4.Cincai的意思是隨便。
題外話:無論如何,解釋馬來西亞rojak語的由來,可以從語言學的語言轉變來看。這在全球任何一個多元語言的地方都會發生,是很自然的現象。
原本因應不同對象而臨時應變的語言,久而久之變成習慣,最終促成語言改變。但是,大部分的馬來西亞華人非常熟悉且掌握華語,還可以隨時轉換不同的款式。比如遇到中國人可以轉換成北京腔,去到台灣又能轉為台灣腔。比如說,對像是外國人,我們會自然說慢一點;若對方是中國或台灣人,我們會說得字正腔圓些。
然而,馬來西亞華語也是弱勢,因為外國人聽不懂
更多信息:
www.sinchew.com.my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