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地圖」理論認為舌頭的特定區域負責感知不同的味道,例如甜、酸、鹹、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理論已被推翻。這個概念起源於20世紀初,至今仍出現在一些教育材料中。一位名叫大衛·哈尼格的德國科學家首次指出,舌頭的某些部位對味覺比其他部位更敏感。然而,他的發現後來被美國心理學家埃德溫·博林誤解,後者繪製了一張圖表,錯誤地暗示舌頭的每個部位只負責一種味道。

事實上,味蕾分佈在舌頭和口腔的其他部位,無論它們位於何處,都會對各種味道做出反應。這意味著口腔中任何位置的味蕾都能感知到任何味道,而不僅僅是舌頭上的特定區域。現代研究表明,味覺感知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多種因素,包括大腦對味蕾訊號的解釋。這種理解有助於澄清「舌頭地圖」是一個神話,味覺是一種比以前認為的更全面的體驗。

更多信息: www.science-et-v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