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種族大屠殺(英文:Rwandan Genocide)又稱盧旺達內戰,發生於1994年4月7日至1994年6月中旬,是胡圖族對圖西族及胡圖族溫和派有組織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共造成80-100萬人死亡,死亡人數佔當時世界總人口1/5000以上,大屠殺得到了盧旺達政府、軍隊、官員和大量當地媒體的支持。除了軍隊,對大屠殺負主要責任的還有兩個胡圖族民兵組織:Interahamwe和Impuzamugambi,同時大量的胡圖族平民也參與了大屠殺。

1994年的盧旺達內戰和種族大屠殺,給盧旺達帶來了巨大災難,使這個原本貧困的國家雪上加霜,大批勞動力喪失,國家經濟處於崩潰邊緣。大屠殺還使這個國家的人口結構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全國14歲以下的兒童約佔總人口的40%,許多婦女成為寡婦,大量逃亡鄰國的胡圖族極端主義分子滲入鄰近國家,給這些國家的安定帶來負面影響。

1994年聯合國在坦桑尼亞的阿魯沙成立盧旺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審判高級政府官員或軍人。盧旺達政府則負責審判較低層級的領導人或平民。經過歷時十年的審判,盧旺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6月24日宣布,判處涉及盧旺達大屠殺案件的6名嫌疑犯25年到終身監禁,其中唯一被起訴的女性、盧旺達的一位前部長尼拉馬蘇胡科(Pauline Nyiramasuhuko)及其兒子因滅絕種族罪和危害人類罪等罪名被判終身監禁。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