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愛德華·泰勒被譽為“……之父”?
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原匈牙利名為Teller Ede,1908年1月15日-2003年9月9日),男,是美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生於匈牙利,曾長期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等高校。 1952年,他與歐內斯特·勞倫斯共同創建了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1959年又主持建立了伯克利空間科學實驗室。愛德華·泰勒被譽為“氫彈之父”,但他本人對此稱號並不在意,而除氫彈之外,他對物理學多個領域也都有相當的貢獻。
泰勒於1930年代移民美國,並成為曼哈頓計劃的早期成員,參與研製第一顆原子彈。這段期間,他還熱衷於推動研製最早的核融合武器,不過這些構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才實現。二戰後,在一場對於羅伯特·奧本海默背景調查的聽證會上,泰勒對這位過去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同事作出了一些具爭議性的證詞,此後他在科學界中變得不受歡迎,但他持續尋求美國政府與軍事研究機構的援助。
泰勒晚年對於一些軍事與公共議題,發表了一些具爭議性的技術解決方法,其中包括計劃在阿拉斯加利用熱核爆開鑿港口,他也是裡根總統的戰略防禦計劃之熱衷支持者。泰勒的一生因其科學才能、欠佳的人際關係,以及善變的個性而知名,此外也被認為是1964年電影《奇愛博士》的靈感來源之一。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