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安孔號成為了第一艘完成什麼事件的船隻?
1907年,史蒂文斯辭去總工程師一職,羅斯福總統任命美國陸軍工程兵部隊少校喬治·華盛頓·戈索爾斯接替他。戈索爾斯有別於前任,是一名強壯的西點軍校畢業軍官和土木工程師,並具建設運河的經驗。戈索爾斯最終在1914年完成巴拿馬運河工程,比預定日期(1916年6月10日)提早了兩年。
戈索爾斯將工程和挖掘工作劃分為三段:大西洋段、中央段和太平洋段。大西洋段由陸軍少校威廉·L·希爾伯特指揮,負責建造利蒙灣處的巨大防波堤、嘎頓船閘、5.6千米長的進港航道和巨大的嘎頓水壩;太平洋段由西尼· B·威廉姆森(工程高層中的唯一平民)指揮,負責建設巴拿馬灣沿岸長4.8千米的防波堤,進港航道和船閘及其附屬水壩和水庫;中央段由陸軍工程兵部隊少校大衛·杜翰西·蓋拉德指揮,負責最艱鉅的工作之一:開鑿庫雷布拉山以連接嘎頓湖和太平洋的巴拿馬灣船閘。
1913年10月10日,威爾遜總統在白宮通過電報信號引爆了摧毀甘博亞大堤的炸藥,大水漫過庫雷布拉山開鑿的河道,將大西洋和太平洋連接在了一起。亞歷山大峽谷號(一艘於1887年下水的浮式起重機)是第一艘通過運河跨越兩大洋的自驅動船隻,它從大西洋一側正在施工的河道進入運河,最終在1914年1月7日到達太平洋。 SS克里斯托瓦爾號(一艘由馬里蘭鋼鐵廠建造的客貨兩用船,於1902年以SS特里蒙特號的名字下水)於1914年8月3日成為第一艘完整通過運河的輪船。
在瓦斯科·努涅斯·德·巴爾沃亞首次穿越巴拿馬地峽的401年之後,巴拿馬運河的建設工程於1914年完成。美國在建設工程上花費了大約5億美元(折合現在約91.7億美元),是迄今為止美洲最大的工程項目。運河於1914年8月15日正式開通,之後首艘通過的船隻是貨船SS安孔號。
由於巴拿馬運河的開通改變了海上貿易路線,導致了智利港口吞吐量的顯著下降。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