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普爾戰役(Battle of Ypres)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軍隊同德軍於1914年、1915年和1917年在比利時西部伊普爾地區進行的三次戰役。

1914年10月中旬“奔向大海”戰役結束後,德軍計劃攻占英軍據守的伊普爾突出部,為佔領沿海港口開闢通路。 20~25日,德第4集團軍的4個新編預備軍向英第1、第4軍發起正面突擊,在個別地段取得突破。英軍傷亡慘重,固守待援。 25日,法第9軍增援英軍左翼。 30日伊澤爾河戰役結束後,馮·法貝克將軍率德軍突擊集團(7個半步兵師、2個騎兵師)在韋爾菲克至德勒蒙地帶展開,向伊普爾東南的英軍陣地發起猛攻,突破英軍第一道防線。英軍在法軍支援下,重新建立5公里寬的防禦正面。 11月3~9日,協約國軍隊在伊普爾南北兩側發起反攻,雙方互有勝負。 11~12日,亞歷山大·林辛根將軍指揮德軍突擊集團兩個軍進攻伊普爾東面和北面,法貝克突擊集團繼續從東南面進攻。德皇親自指揮普魯士近衛軍參戰,但未能取得決定性突破。 20日,第一次伊普爾戰役結束。此役德軍傷亡13萬人,協約國軍隊損失10餘萬人。從此,西線從瑞士邊境至加來海峽形成一條綿亙的戰線,進入陣地戰階段。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