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議定書》是關於什麼的聯合國條約?
《京都議定書》(英文:Kyoto Protocol,又譯《京都協議書》、京都議定書、《京都條約》;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気候変動に関する國際連合枠組條約の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補充條款。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2011年12月,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簽署但後又退出的國家。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已經預計從1990年到2100年全球氣溫將升高1.4℃—5.8℃。評估顯示,京都議定書如果能被徹底完全的執行,到2050年之前僅可以把氣溫的升幅減少0.02℃—0.28℃,正因為如此,許多批評家和環保主義者質疑京都議定書的價值,認為其標準定得太低根本不足以應對未來的嚴重危機。而支持者們指出京都議定書只是第一步,為了達到UNFCCC的目標今後還要繼續修改完善,直到達到UNFCCC 4.2(d)規定的要求為止。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