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斯塔夫·霍爾斯特的管弦樂組曲《行星組曲》(The Planets)中,戰爭使者(Bringer of War)指的是哪個行星?
古斯塔夫·霍爾斯特(Gustav Dheodore Holst,1874—1934),英國作曲家。生於具有瑞典血統的音樂家庭。 1893年入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管風琴、作曲和長號。後在歌劇樂隊中任第一長號手、管風琴手。 1905年起,曾提任過倫敦聖保羅女子學校音樂科主任,皇家音樂學院作曲教授。其代表作有為供大型管弦樂隊演奏的組曲《行星》(作品32,由七個樂章組成),歌劇《賽維特麗》、《在野豬頭酒家》,舞劇《大笨蛋》、管弦樂《聖保羅組曲》等,其中《行星》組曲最為著名。
霍爾斯特的代表作是管弦樂組曲《行星組曲》(The Planets)。 《行星》組曲是一部龐然巨著,整個作品分為七個樂章,分別以九大行星中的七個星球(地球和當時尚不為人類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而且樂隊編制也異常龐大,啟用了一般很少登台的低音長笛、低音雙簧管、低音單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號等管樂器,以及管風琴和眾多的打擊樂器,在最後一個樂章中還有一段六聲部的女聲合唱(有時亦以兩支獨奏長笛取代)。
第一樂章火星——戰爭使者(Bringer of War)是霍爾斯特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完成這一樂章的。因此有人認為,作曲家的這段音樂是對當時迫在眉睫的戰爭的預言。確實,這一樂章的音樂,尤其是由打擊樂器和弦樂器弓桿擊弦奏出的蠻橫、激昂的漸強節奏型,暗示出軍隊在行進,給人以一種咄咄逼人的緊迫感。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