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會影響身體的哪個器官?
耳鳴(Tinnitus)是指外在環境沒發出聲音卻聽見聲音的一種狀況,常被形容成一種鈴響聲、輕敲聲、輕嘶聲或低吼聲,偶見模糊的人聲或音樂聲;耳鳴所聽見的聲響可能輕柔,也可能震耳欲聾,音調或高或低,只有一耳聽到或兩耳皆有可能。隨時間過去,耳鳴常常會越來越嚴重,有些耳鳴者會因此情緒低落、焦慮或難以集中精神。
耳鳴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有許多原因的症狀;最常見的原因是因噪音型聽力損失,其他原因則有耳部感染、心血管疾病、美尼爾氏綜合症(俗稱耳水不平衡)、腦部腫瘤、心理壓力、接觸特定藥物所致、頭部曾有外傷、耳垢;尤其常見於憂鬱症患者。
耳鳴的診斷通常是藉由耳鳴者的描述,目前已有許多問卷評估耳鳴對於生活品質的影響。診斷通常藉由聽力圖及神經學檢查進行。若已找出某些特定病徵,則可考慮進行醫學照影,例如MRI。若聽見與自己心跳同律的重複節奏的耳鳴者也需接受進一步的測試。偶見某些案例旁人可透過聽診器聽到耳鳴聲。內耳等耳內構造造成的自發性耳聲傳射有時也會造成耳鳴。
預防耳鳴的方法為避免置身噪音環境。在已知潛在原因的情況下,接受治療可能有助改善症狀; 一般的處置方式則是接受心理治療,使用耳鳴罩或助聽器則幫助有限。截至2013年為止,耳鳴尚無有效的根治方法。約 10-15%的人患有耳鳴,大部分耳鳴者的狀況尚堪忍受,僅有1-2%的耳鳴者情況會嚴重惡化。耳鳴的英文“tinnitus”是來自拉丁語“tinnīre”,意指“搖鈴作響”。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