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活,就像死神即將來臨;熱愛學習,就像生命能夠永恆。(Live as if you were to die tomorrow. Learn as if you were to live forever.)”是甘地的名言。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稱“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又譯瑪哈特瑪·甘地),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在印度,他也被稱為Bapu(古吉拉特語:父親的愛稱,爸爸),即為“國父”。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一個印度教家庭,父親是當地土邦首相。甘地19歲時遠赴英國學習法律。 1893年,甘地來到英國統治下的南非,領導南非印度人爭取權利。他把印度教的仁愛、素食、不殺生的主張,同《聖經》、《古蘭經》中的仁愛思想相結合,並吸收了梭倫、托爾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漸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為國大黨的實際領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為國大黨的指導思想,開始為印度的獨立而奔波。 “二戰”後,印度分裂為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國家。面對兩國的衝突,對雙方都有重要影響的甘地多次以絕食來感化他們,呼籲團結。 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頑固教徒刺殺。

甘地是印度國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現代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