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的遺體或個人物品被稱為什麼?
聖髑(拉丁語:reliquiae;英語:relic)即宗教上的聖人的物品或遺體遺骨,在敬奉(veneration)之氣氛下被作為實體的紀念物小心保存。聖髑是佛教、印度教、巫覡宗敎等許多宗教的一些類型的重要方面。拉丁語reliquiae意為“remains”(剩餘物,遺體遺骨)。聖髑盒(reliquary)是保有一個或數個聖髑的朝聖地(shrine)。
聖髑狹義是指列入聖品和真福品的聖人的遺體、遺骨(一等)。廣義來說,也是指這些聖人生前的用品(二等)或觸及他們遺體的物品(三等)。
香港聖髑安放地
若望保祿二世的 “12根頭髮聖髑”,港島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加爾各答的聖德蕾莎“血液聖髑”,荃灣葛達二聖堂
裡修的聖德蘭聖髑,九龍聖德肋撒堂
真福雷永明聖髑“骨枝”
更多信息:
zh.wikipedia.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