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

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 1882—1885年在維也納綜合醫院擔任醫師,從事腦解剖和病理學研究。然後私人開業治療精神病。 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 1899年出版《夢的解析》,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正式形成。 1919年成立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標誌著精神分析學派最終形成。 1930年被授予歌德獎。 1936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938年奧地利被德國侵占,赴英國避難,次年於倫敦逝世。

他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現代醫學模式的新基礎,為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柱。

1880年,有“現代外科學之父”之稱的霍爾斯特德(William Steward Halsted)將可卡因製成局部麻醉劑。 1884年,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首先推薦用可卡因作局部麻醉劑、性慾刺激劑、抗抑鬱劑,並在其後很長時間裡用於治療幻想症,他將其稱之為“富有魔力的物質”。這些結果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可,《波士頓醫學雜誌》報導 “適量使用古柯不僅有益健康而且大有裨益”。 《治療學學報》報導“無論有沒有鴉片癮,人們都感到想要嘗試一下古柯。情緒低落時用上點無害的藥物是必不可少的。”美國神經學協會宣稱“一個抑鬱寡歡,沉默寡言的病人,背負最深沉的哀痛或是悲傷的人”在可卡因的作用下也會停止抽泣,高興起來。

更多信息: baike.baidu.com